聂新志一行先后到宝光街道办事处和荷塘镇人民政府进行座谈交流。
他强调,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乡镇新样板。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 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7日,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
全力做好海洋开发大文章 4月7日,市委用一天的时间召开市领导班子务虚会,市委书记陈勇主持会议并讲话。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 以更大魄力谋划推进改革 4月2日上午,茂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市委书记庄悦群主持会议并讲话。要强化要素保障,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相关镇村要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抓好产业转型升级、镇容村貌提升、拓空间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要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赋权强镇和强镇赋权,创新基层编制管理,推动乡镇一级真正能管事、能干事、干成事。
要持续抓好产业转移升级、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生态文旅康养产业等三个发动机。要持续提升管绿护绿兴绿水平,着力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美丽东洋红树林 此外,广东还积极支持红树林生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红树林资源优势,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红树林+生态养殖红树林+生态旅游红树林+碳汇交易等红树林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助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6521.85公顷,是我省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广的地级市。政策新出 今年计划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 广东共有红树林地面积1.1万公顷,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现有红树植物共18科24属27种,是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 多措并举 湛江红树林保护见成效 四月的湛江,晴空万里,海水如碧,一片片红树林、一块块绿地生机盎然2023年,全省完成红树林营造约13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2100公顷,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9处,建成小微湿地建设示范点15处,红树林保护成效显著,建设绿美广东生态样板步履铿锵。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年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决守护好红树林,持续涵养红树林湿地生态,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着力打造金牛岛示范点,强化一线巡护力量,扎实开展日常巡护,引入GIS+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智慧监管技术,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无人机全境航拍次数由每年1次增加到4次。美丽东洋红树林 此外,广东还积极支持红树林生态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红树林资源优势,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红树林+生态养殖红树林+生态旅游红树林+碳汇交易等红树林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助力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湛江坚持稳步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着力打造雷州和徐闻两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率先开展蓝碳项目开发利用,成立粤西首家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积极探索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模式。红树林人工造林调查 在开展红树林营造保护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适宜和社会经济适宜两方面,维护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稳定性。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根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6521.85公顷,是我省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广的地级市。同时,广东推动建立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指标池,探索打通生态修复成果反哺地市建设发展的路径。
并且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按照红树林营造年度任务面积的50%预留国家和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形成指标池,在项目完成后全部提前兑现,极大调动了地方保护修复积极性。另一方面,湛江着力完善红树林保护修复体系,出台了《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先后编制印发《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湛江市红树林营造工作实施方案》《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工作机制》等有关文件,强化红树林资源保护人防+技防措施,力争全面做好全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推进红树林保护,广东从未停下脚步。政策新出 今年计划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 广东共有红树林地面积1.1万公顷,是我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现有红树植物共18科24属27种,是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2023年编制出台《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明确我省红树林年度营造任务,2024年计划营造2600公顷,修复1200公顷。
据统计,2023年以来全市已完成红树林造林747公顷,已完成红树林修复510公顷。今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树林管理的通知》,提出要统筹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加快红树林营造和修复步伐,压实红树林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属地责任,严厉打击破坏红树林资源违法行为,实施红树林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促进红树林可持续发展。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 【记者】戴甜甜 【通讯员】林荫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赵飘飘。时隔一年,广东已正式将红树林保护修复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 多措并举 湛江红树林保护见成效 四月的湛江,晴空万里,海水如碧,一片片红树林、一块块绿地生机盎然。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重点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开展红树林营造,依托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和湛江红树林之城等平台和资源优势,积极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立珠三角-粤东粤西红树林异地修复合作机制,用活奖励指标政策红利,推广种养耦合模式,重点培育红树林生态产品品牌经济,构建产业和生态融合发展模式,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如何推进红树林保护,湛江自有一套模式。大美红树林(湛江) 据省林业局透露,为切实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广东积极谋划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持续稳步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通过中央、省、地方及社会等多渠道资金支持红树林生态修复,据统计,自《行动计划》实施至2023年12月底,我省已完成营造红树林2509公顷,已修复现有红树林2476公顷。
2023年,《关于开展红树林及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奖惩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规定在国家种植1亩红树林奖励0.4亩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再奖励0.1亩新增年度建设用地奖励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重点规划 建立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指标池 长期以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将湿地保护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作为重点内容列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全力推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致力探索红树林生态资源价值化邓彩联总能敏锐地捕捉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邓彩联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职业财富。在这里,她主要负责水稻、花生、玉米的品种试验以及常规品种选育。
在不远的将来,务农将变成一件很轻松高效的事。她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有寒潮、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预警,她会立即通知农户采取防范措施,如寒潮前给作物覆盖薄膜、暴风雨前加固棚架等。邓彩联觉得不少农户对抽象数据和复杂报告的理解有限,所以邓彩联尽量会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向农户传授新技术,使复杂的农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大雨倾盆而下,泡在雨水里的稻子蔫巴巴的,不少还出现了倒伏的状况。
28年过去,邓彩联还没有筑成这份庄园梦,但圆梦的路上一直都有她的身影。今年初,广东各农业部门在省农业农村厅的统筹下,从全省轻骑兵人才库中选派优秀代表组建首批百千万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精准对接服务典型村。
成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后,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从业28载,邓彩联带头组建的从化区巾帼助农服务队,带领技术团队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给农民详尽地讲解各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技术要求,引导农民科学管理,共培训学员13500多人次,下乡技术指导800多次,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为群众实现产业兴旺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
她们也是平凡的女性,有着柔美细腻的情怀。她们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群众,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为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承建罗洞工匠小镇的公司就响应号召开展了50亩冬小麦的种植,一来利用冬闲田增加粮食产量,二来可以打造乡村观赏田。邓彩联第一时间冲进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户排水,协调保险公司理赔,为受灾农田量身定制病虫害防治方案,并用镜头记录下灾情,为后续研究与预防保留宝贵资料。她深知,要想为农户提供精准有效的技术服务,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她以对农业的炽热热爱、对农民的深厚情怀、对新农事的敏锐洞察,将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农业生产的诸多不确定性,邓彩联始终坚守在一线,成为农户应对自然灾害的坚强后盾。邓彩联说,作为一个老农技员,就要发挥好带头的作用。
她们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1996年,邓彩联从广州市农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从化,成为市良种繁育场的一名技术员。
她深知农户最大的期待就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因此,她与同事们一丝不苟地筛选、试验新品种,确保每个新品种至少经过2-3年的全程跟踪观察,效果显著后才向农户推介。我希望有一天能够穿上皮鞋、裙子,打造现代化庄园,以远程操控的方式参与农作,彻底改变农户苦、累、穷的现状。